刘——源流复杂,多为帝尧之后、刘姓家族,源流也较为复杂。据考证,他们的来源有以下的五种:尧帝的后裔、王季(周文王之父)的后裔、由娄氏改姓而来、由项氏改姓而来及由匈奴姓氏改姓而来。
另外,在黄帝的其他子孙之中,根据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》的记载,也还有一支以刘为姓的。该书指出:“周大夫食采于刘亦为刘氏,康公、献公,其后也”,而这项文献中所谓的“周大夫”,经过历来许多学者的考据,已知为周文王之父周太王的后裔,在周成王的时候,被封于刘邑,也就是现在河南省偃师县西南的地方,其后代即以其封邑为姓。
河北唐县是刘姓的祖居之地,而刘姓的发源之地亦当在今河南省境内。战国时期,有陕西刘氏播迁到河南及江苏地区,到了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,大封同姓诸侯,刘姓显贵无比。纵观刘姓繁衍情况,可划分为三大时期:第一时期为汉代,江苏刘姓族人刘邦建立西汉,随着“同姓封侯”,刘姓人遍布彭城、沛国、弘农、中山、南阳、东平、天水等地,成为当时全国第一大姓氏。
汉末群雄争霸之际,中原刘姓为避战祸四方迁徙从此分散全国各地。第二时期为魏晋南北朝时期,除刘姓人大举南迁外,许多少数民族在汉化的过程中,取刘姓代替自己原有姓氏。与此同时,刘裕代晋称帝,建立宋,其族在江南最为显赫,被封王侯的刘姓遍布江南。第三时期为唐至五代。这一时期,刘姓支脉遍布大江南北。宋元至明清时期,刘姓族人已遍布全国各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