岳——崧生岳降、三山五岳、源于满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、源于景颇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、源于蒙古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、源于维吾尔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、源于其他少数民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
源于姜姓,出自远古颛顼帝之臣伯夷的后代,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。
得姓始祖:伯夷、姜姓,炎帝神农氏之裔共工的侄孙,太岳即华山,因炎帝之裔崇拜天神,以为山高接天,可通天神,而华山在其眼中为第一高峰,故称之为太岳,太岳部落每迁一地,不忘崇拜山岳的传统,是故产生了四岳(指以太岳部落为中心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最高峰,后演变成为官职,由部落首领担任),分管四座神山的祭祀。
岳姓的起源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、多源流的姓氏群体,人口约一百六十六万一千余,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.1038%左右。
岳姓源远流长,初见于《姓苑》据《郡望百家姓》等所载,这个源远流长的家族,秦、汉以前,主要是以山阳地区为繁衍中心,山阳是汉朝所置的一个郡,位于今山东金乡西北,金乡地处鲁南,与河南、江苏、安徽相比邻,魏晋南北朝时期,岳姓除继续繁衍于山阳一带,并最终昌盛为岳姓山阳郡望外,亦播迁于上述诸省,并在今河南安阳一带形成了岳姓邺郡郡望。
其中,岳飞后裔有落籍江苏宜兴者,明初,山西岳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山东、河南、河北、江苏、陕西等地,明末,张献忠余部继续抗清,1647年开始清军屠川,满清于1647年公开发布告示:全城尽屠,或屠男而留女。
清代以后,岳姓分布地更广,并有河南、山东、河北一带的岳姓闯关东进入东三省,如今,岳氏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,并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,国内则尤以四川、河南两省为多,这两二省岳氏人口约占,国岳氏人口的52%以上,但目前在新加坡的华人宗亲团体名单中,却没有岳氏公会或岳氏总会的名字,说明在新加坡的岳氏宗亲人数不多。